「译文」| 我们的海光系统:8核 Dhyana 和双32核 Dhyana Plus(二)

海光的所有已知发行版可归结为两个平台:一个包含一个8核 Zen 1 芯片,类似于台式机系列处理器(或 EPYC 3000),以及一组由四个芯片构建的服务器处理器,布局和 Naples 系列相似。

img

我们要测试的8核工程样本系统没有提供任何准确的 SKU 编号——CPU上标着“C86”,代表“中国的 x86”。其余的编号可能与硅片所来自的晶圆和批次相关,但是我们没有可用的解码器环

img

主板使用 microATX 尺寸,并且是一个带有横向 DDR4 插槽的服务器主板,以便引导气流通过服务器机箱中的系统。现在从最主要的插槽开始说,由于我们目前拿到的 CPU 是无插槽 BGA 设计,已经绑定到主板上了,因此无法升级,这个有点类似于我们在笔记本电脑和嵌入式系统中看到的那种。而且这些安装孔让我感到有点惊讶——这些不是我们通常在 Ryzen 消费级产品中看到的那种 AM4 安装孔,而是 Intel 的安装孔。我猜肯定是有人有很多旧的 Intel 散热器?要么就是为了能够更容易找到特定的服务器级的散热器。

这个 CPU 具有六相电力输送系统,并且由于这个是纯 CPU,因此没有集成图形。左下方是 IPMI 控制器提供的 2D 图形,这是我们在服务器系统中常见的经典的信驊科技的 AST2500 芯片。不像其他 microATX 主板,这个没有典型的四插槽设计,而是三插槽设计,带有两个全长 PCIe 3.0 插槽(能够支持 x16/x0 或 x8/x8)和一个开放式 PCIe x4 插槽。

通常,这些 CPU 确实不需要芯片组,因为它们在芯片上具有 SoC 级别的 IO 功能,尽管在 Ryzen 1000 家族首次推出时,消费级的 Ryzen CPU 需要与 X370 芯片组搭配使用。但海光并未使用这些芯片组,而是将 CPU 与 Lattice 半导体公司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(FPGA)搭配作为芯片组。于是从整体上来看这个主板提供了一套奇特的组合 IO,包括 SATA 端口,四个双 LED 显示屏,许多自定义的连接器和按钮以及许多我们不知道的未记载的东西。例如,主板上似乎有两块电池——一个应该是用来保持开机时间,另一个看起来似乎时间更久但是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放在那个地方。

img

这是主板,我们在上面放置了等效的 AM4 消费级 Ryzen CPU,以显示尺寸。

img

相比之下,双插槽服务器有点像一头野兽。据我们了解,这些服务器是为计算和存储而构建的,每个 CPU 都与四个具有4个 U.2 驱动器或 16 路 SATA 连接能力的分支连接器配对。 CPU 具有八通道内存功能,但是由于一些原因,我们不得不在四通道模式下对其进行测试。

img

这个 CPU 虽称为 C86,但型号上也标明着数字7185,表示是 32 核 CPU。外壳是红色的,而 Naples EPYC CPU 为蓝色,Threadripper CPU 为橙色,Rome EPYC CPU 为绿色。红色可能是对中国的致敬,但也没人能和我们确认这一点。

img

该服务器实际上是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设计,具有12个前面板2.5英寸驱动器插槽。对于这个8核系统,我们将其放入标准台式机壳中并配备 CPU 散热器。两种系统都通过远程桌面访问进行了测试,因为当我回到伦敦时,它们已经被 Wendell 托管在他在肯塔基州的实验室中了。

img

当我们尝试探测该 CPU 时,CPU-Z 似乎没有太多线索。该软件为8核用户提供了该接口,显示了 3.2 GHz 频率,但只有一个核,除了对 AVX,AVX2 和 FMA3 的支持外,没有其他的细节。对于服务器 CPU,CPU-Z 完全无法运行。而且似乎对于海光的型号,在 AMD 消费级 CPU 上访问数据的一些常用方法都已经全部更改,要么规避常规方法检测,要么遵循不同的标准。有趣的一点是,尽管 CPU-Z 检测到 AVX 和 AVX2,但我们的某些软件无法检测到,因此我们不得不恢复为 SSE 检测,以使该软件运行。

(未完待续…)

其他篇章

  1. 「译文」| 测试中国的 x86 CPU:深入研究基于 Zen 的 Hygon Dhyana 处理器(一)
  2. 「译文」| 海光 CPU:中国版的加密方式,不同的性能(三)
  3. 「译文」| 基准测试:Windows(四)
  4. 「译文」| 结论(五)
Built with Hugo
主题 StackJimmy 设计